TOP


9到11楼层是PM2.5最爱?专家辟谣:100层以下变化不大
2015-05-09  |  浏览:1648次  |  编辑:威海艺馨环保


清华大学23日发布首个室内PM2.5污染调研报告显示,相对于室外PM2.5,室内PM2.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,PM2.5室内吸入量占8成。在同等外部条件下,办公环境略优于居住环境。报告还称,楼层17层以上室内环境等级最优。但是,“楼层17层以上室内环境等级最优”和“室内PM2.5影响更大为室外4倍”这两个观点却引发了争议。





“总之无论是哪种灰,都不会格外眷顾9-11层,也不会格外嫌弃17层”


昨天,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刘红年教授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这份报告基本上还是相对客观,而且不出意料的。PM2.5的浓度楼层越往上会略微越优点,但是这种差别很细微,并非大家所想的,有量级上的大的变化。


刘教授表示,南京PM2.5的混合高度白天一般在100-200米,晚上也在100米左右,这个高度已经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,在这个范围内,城市就像被盖了一层“厚厚的霾被子”,南京很多高楼也难能幸免。也就是说,污染时段,南京几乎所有高楼都在污染气团中。


但是这种变化十分细微,楼层越往上PM2.5的浓度就会越好点,但是这个“好一点”的概念,仅仅是略微好一点点,不是大家所想象的“悬殊很大”。因为大气的扩散还会使得PM2.5逐步趋于均匀。刘教授表示,一直以来,对于楼层室内空气PM2.5浓度的研究学术上比较少,因为大家往往关心的是整个城市大环境,而室内空气的监测很少被涉及,是因为以往仪器太过简单而且标准不一,而导致监测结果出现偏差。


清华的报告强调了楼层与污染之间的关系,在此之前,很多民间关于“9至11层是PM2.5最爱,是扬灰层,不能买”的说法也在网上流传。对此,专家则予以辟谣,他们认为无论是更“轻”的PM2.5还是更大的PM10“灰”粒,在越接近地面的楼层,才浓度越高。


南京环保专家曾监测发现:一到三层为浓度最高的区域,即10米以下才是最脏的。数据显示,PM2.5浓度和PM10,浓度是1-3楼最高,后面就开始下 降,并呈现分布均匀的状态。刘红年认为,即使扬尘颗粒在特定条件下短暂盘旋到9-11层的高度,那也是偶然现象,必须具备很多气象条件,“这个说法,没有 普遍意义。”他强调PM2.5分布比PM10更均匀。此外,PM10相对PM2.5,虽然颗粒会大一些,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非常小,只有一点点,所以只会在底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,其他更高层的分布,依然均匀。

与此同时,曾为观察者网撰稿的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@大脸撑在小胸 也注意到了这份清华的PM2.5报告。对于其中称“17曾以上室内环境等级最优”的说法,@大脸撑在小胸 却表示自己受到了惊吓,遂于24日在新浪微博撰文写道:“楼层17层以上室内等级最优!…我吓了一跳以为又要颠覆三观了!拜读了一遍实验报告,只能说,槽点太多……在100多楼以下,PM2.5随高度的变化是不明显的。30多楼相差也不过十几个μg(微克)/m3,更不要说在17楼了,能差几个μg/m3?当空气质量变差时,不管几楼的PM2.5都在上升,三四十楼以下上升幅度几乎一致,17楼又有什么优势可言?

而对于民间流传的9-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,@大脸撑在小胸 也表示这只是售楼小姐在唬人:“这个‘扬灰层’里所说的‘灰’——如果是指较大颗粒(如PM10)的话,那它沉降作用会比较明显,那必然是楼层越低、灰就越大,不可能一路向上飘到9-11层以后就停下来不走了;而如果是指细颗粒(如PM2.5)的话,那它沉降作用不明显,一般楼层都差不多,9-11层既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。”


对于楼盘而言,到底什么方面才对PM2.5有明显影响呢?@大脸撑在小胸给出的建议是:“你与其去纠结那几个μg/m3的PM2.5楼层差异,还不如考虑下楼盘位置。”


@大脸撑在小胸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:“总之无论是哪种灰,都不会格外眷顾9-11层,也不会格外嫌弃17层。室内PM2.5浓度,除了受到户外空气的影响,还极大地受到住户居住方式的影响。”

室内PM2.5影响更大为室外4倍?


而对于“人均室内PM2.5暴露量和潜在剂量为室外的4倍”这一点上,@大脸撑在小胸 也在自己的新浪微博撰文进行了批驳。@大脸撑在小胸 先是做出了一个假设:“照这么说室内PM2.5比室外还严重?!那雾霾时我们应该去室外避难啊!但是以前不都说雾霾时要尽量避免外出吗?!妈妈咪啊我们到底听谁的?!”随后,她揭开了事情的真相:“我只能说,这句话的前提是:因为城市居民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,所以在室内吸入的污染物比在室外吸入的更多,所以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更大……而不是说室内污染总体上就比户外更严重,而且还严重到4倍的地步!很多误解就是这么产生的:实验本身有点问题,写成分析报告又有点问题,媒体一句话总结还有问题,最后群众看完理解再出点问题——加起来终于成了个大问题!”


关闭
关闭